为什么繁体字「愛」简化成「爱」要把「心」去掉?
开个脑洞…
写在前面:首先感谢评论中的各位小伙伴的支持以及对我的回答中措辞不准确等问题的指证,现已做部分勘误,如果还有小伙伴有疑问欢迎评论,我会继续修改有问题的地方。么么哒^3^
三更:关于少部分小伙伴在评论里,对“每一个简体字都不是胡乱改动的!”这句话不同意,认为我是为简体字“狡辩”。我想指的是,每一个繁体字被简化为简体字时,中间是有遴选这个过程的,意思是,期初一个繁体字是被简化为多个备选简体字(x1,x2, x3,……),然后从中比较,试公布(小范围试用),收取意见(现在的话说就是各行各界的大牛大佬以及群众的意见),评估(语委再次整理,根据意见修改不妥的简体字,有兴趣的同学查一下语委的组成人物都有哪些),定音推广。所以,并不是像部分人说的简化的不好,措词想表达地是选的不好。正如一小部分伙伴给我罗列:邓,凤,等字,认为简化的不好,应有更好的简化方式,有甚者称是乱改瞎改。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吧:《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1995版)》这本书很厚。900多页,偶实在是不能你问一个字,我就给你讲一个字是如何简化的呀!!!∑(゚Д゚ノ)ノ,你想知道的或者困惑的,都有书编纂,供君解疑哒|ू・ω・` )
另外!!!形体简化和保持理据之间确实有矛盾之处,但并非完全对立。有人指责简化字全面破坏了汉字的理据,这种说法未免失之偏颇。事实上,繁体字在理据清晰度上并不都优于简化字。如繁体字“郵”“審”二字,按《说文》的说解是会意字,但如今还有多少人知道“郵”字是如何由“垂”“阝”会意的?“審”字又是如何由“宀”“番”会意的?相对来说,它们的简化字“邮”“审”改成了形声字,在理据上变得更清楚了。再如繁体字“態、織、戰、躍、繡、憲、遷、遞”等,名义上是形声字,但它们的声符已与整字的读音相差很远,而且笔画也比较繁复,将它们简化为“态、织、战、跃、绣、宪、迁、递”,声音上更接近了。ヽ(・ω・´メ)这就是我本人为什么稍微偏向简体字且不太赞成甚至反对激进繁体字爱好者的原因之一。我还写另一个问题的答案,陈述我对繁体字的看法。对于繁体字你认为应该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 Hsing Jin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704978/answer/941172909(虽然没多少人看(;´д`)ゞ)感兴趣的话,看一下呗(灬°ω°灬)
二更:我看一部分人在评论里说有些简化字简化不好,但是没仔细说哪里不好,所以我没办法给你回复,嘿嘿,不好意思蛤。是审美,美感不好?简化的方式不对,可以有更好的?还是会波及影响传统文化?或者多多少少均有涉及呢?这些东西说起来也是事实,简化字有部分被争执的地方,当然我希望大家和和气气地谈这些东西,我才疏学浅,知道的就回复大家,不知道的我就去查资料问别人,然后反馈给大家吼。另外,因为偶本着问什么答什么的态度,提问者只问“爱”,我就只答“爱”,切莫在评论里问了一大堆质问我关于和题目无关的问题,呃呃呃呃呃,有些问题和题目无关,我真真真真地看不懂呀呀呀,拜托了大家。(狗头)
原答案:首先,我想向大家澄清一个问题,简体字“爱”不是无中生的!!!不是祖国大陆和我党硬改的(即便改了又怎样?o(* ̄︶ ̄*)o)!那些恨国党麻烦多看点历史再来黑共和国和我党。连“国父”孙中山先生和蒋秃子现身(emmm,我是不是太不尊重蒋委员长了。。。(*/ω\*))写的亲笔,都是“爱”而非“愛”!!!
自己看下面的字!!!那些骂简体字叫残体字的宝贝们!睁眼看看!!!!
如果你嫌年代近,给你们一个远一点的!
苏东坡的《前赤壁赋》!睁眼看看这个“爱”
借用某知乎用户的一句话!“总有那么些人,转发个“汉字简化后爱无心”之类的段子,妄图显示自己很有文化,反而映衬了自己的粗鄙与无知。heitui”
正文来了!我觉得提问者的原问题不对,应该是为什么选用这个“爱”作为标准字体,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都采用这个(我来啰嗦几句给某些坏蛋,中国大陆是一个地区,不是国家!中国大陆地区+中国台湾省+中国港澳特区等区域的集合才是中国),原因还是因为简化这个初衷并且还要考虑使用的广泛性。什么意思?“爱/愛”这个字可不是这一种写法,有其他写法的,也就是说存在多种异体字,有种“回”字四法的感觉,爱(简体)不是共和国创造的,应该是选出来的,在众多异体字里,把它脱颖而出,简化方案确实大家理解的“简化”这个含义,但是还有其他规则。广泛性,就是民间广泛使用的,用的人很多,就把这类字定为标准字。有个问题大家考虑下,为什么蒋委长和孙先生不写“愛”而写“爱”(注:蒋介石写的也不是我们现在定的标准字,多了一点)难道他们写了错别字?还是咋? ,因为爱本来就不是一种写法,看样子确实是民间运用比较广泛,所以后来共和国语委选的这个字作为标准。
看到评论里还是对这个问题有疑问,我找来一篇权威文章再次佐证,文章里面的内容涉及到的资料,大家可自行查阅。《“爱”是如何简化为“爱”的》(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河北大学文学院)《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12日 07版)
每一个简体字都不是胡乱改动的!希望大家正视简体字,我看到过许多人包括台湾同胞,港胞,大陆内地人士对简体字抱有批评的态度。怀有对文化传承的态度做出批评,我们可以接受理解,同为中国人,保护自己的文化天经地义。但是,为了把矛头扯向国家等,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批评简体字,首先我是不接受的,这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拿着文化当幌子而去攻击其他的东西,破坏中华民族的团结,羞辱自己人。汉字的古典美和文化紧紧相连,但是也不能忽略了实用性与时代潮流的趋势,thou不也变成you了吗?两者兼顾才是我们应该去思考争论的,而不是彼此嫌弃,顾此失彼。
哎呀呀呀,难受呦,有问题可以好好说嘛 我在评论区里也没有强迫大家认同我的观点呀,回答中有问题的地方经过评论里的某些小伙伴质疑,我都部分修改几次了。有问题大家交流嘛!别生气好不好,也别话里有话呀!这是知乎不是微博!!!万事好商量,有错误有疑问能不能委婉的提出来 我还是很耐心的学习自己的不足,该改的我查证以后绝对该,也不要在评论区里重伤别的小伙伴,你的话真的让人不舒服,阴阳怪气,拜托了大家
不够友好,但很有用,以上。
都2019年,我还以为爱无心和权不佳
都已经绝迹了。
2019/1/29补充:
怎么一堆人回荅在那扯什么心好不好合理不合理的问题?
作为一个艸书楷化的字,那一横不就是心么?还什么心臟与愛无关都来了。
伱敢说讠、钅不是言、金?
所有心部的字:???
願:我死得好慘啊!
総之就是我習惯了我看得顺眼就正确,多幾笔辣眼睛,少幾笔也辣眼睛
噁心
因为笔画太多,估计古人也觉得写着烦,愛字三点直接“一”笔,一心一意了。说什么有爱无心,就是没读过书;如果有缘,你去博物馆看看下面的真迹,都列了出处。
2020/2/6根据评论留言增加了唐代真迹。
晋:
唐:
宋:
元:
明:
清:
如果来大陆直接去北京故宫博物馆看更多,不要只看房子。
另外如果光说吐槽简体字,最大的问题反而是多字合并为一字。
开玩笑说,这事 蒋公有责任的,带头不好好写“心”。
1926年 蒋公手书【爱护农工】与【爱护民众】
1930年, 蒋公手书【精神团结和爱相亲】
1931年, 蒋公手书【杨爱源】
1934年 蒋公手书【对人民需爱护谦和】【特别爱护】
1936年 蒋公手书【特别体惜与爱护】
1937年 蒋公手书【爱护兵器】【爱惜骡马】
1938年 蒋公手书【对伤病兵之爱护】
1939年 蒋公手书【调护爱惜】
1940年, 蒋公手书【爱护就征壮丁】